查看原文
其他

成为设计大师,还是设计经理

柴林 柴林的设计笔记
2024-12-17

有点儿不可思议,在我眼里还特别年轻的同学感觉一下子都已经30多岁,并且因为开始脱发并且睡眠不好,不由得开始思考一些现实问题了。


比如最近聊到比较多的设计师转管理的问题,是蛮有意思的一个事儿,因为有人认为工作做得好,就应该体现在职位的晋升上,所以有机会就转咯,而也有人觉得也许现在自己并不适合,但是鉴于一直在做设计执行,五六年了好像没什么大的变化,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对。


当然要不要转管理,大家人各有志,不一定怎么走就一定对或错。所以关于这个话题,我有几个观点不吐不快:


1. 

专业能力无论什么时候

都是第一位的



首先,这个世界需要设计师的创造力。


Tinder创造的Hot or Not的左右横划手势卡片的设计自2012年上线以来,到现在2021年了还在被各种产品不在乎场景是不是合适的模仿借鉴着,为什么呢?因为9年了,大家没有做出更好的。或者说因为他是好的,所以也就少有人去想更好的了。这里可悲的其实并不是没有人超越,真正可悲的是很少有人在超越的方向上努力。


其次,我见过很多人过早转管理,后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专业能力积累不够的时候主动放弃了动手的机会,被鸡毛蒜皮和鸡飞狗跳挤占了自己的时间。不再关注设计工具的演进与行业趋势,只是为了通过管理手段完成一件件事情,终日忙于汇报和PPT,跟一线设计师失去了共同语言。以至于人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设计经理、设计总监、设计负责人,而想找个真正能有更好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设计专家的时候,只能大海捞针一般等待奇迹出现。


再次,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包含很多方面。


我一直觉得设计师是一个内心单纯的群体,我见过很多人的离职原因都有诸如“没有时间做专业上的深耕”、“我这几年专业提升上遇到了瓶颈”之类的,这些可爱的想法大多出现在P4/P5职级的设计师身上,把专业能力提升当成了工作本身的同时,又把专业能力理解的比较狭义。


设计师的专业能力除了诸如色彩控制能力、格式塔原理、人机交互原则这类设计技能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比如用户洞察力、业务理解力、数据分析能力等等的“专业能力”。所以设计师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没有那些因为不好解决的设计问题而苦苦思索的日日夜夜,没办法把自己的综合专业能力融汇贯通。


再再次,设计师群体需要设计大牛。


专业真的牛逼到一定程度是真的可以把很多东西忽略的,真的牛逼大家都会抢着要你。


年薪过百万的天天敲代码的工程师也有很多,声名在外的室内设计师大都也是自己拿铅笔画设计草图。只是对于大部分设计师尤其是互联网或IT行业的设计师来说,设计专业的深耕机会相对有限。这就好比一群人去挖井,只有挖到足够深才能见到水,但是大部分人在快要挖到水或者还没挖到水的时候就放弃了。最后大家坐在旁边一边休息一边感叹,哇塞我们人好多啊,哇塞我们挖了好多井啊,但大家还是很渴。因为没有几口井能分出水来接济大家。


设计师群体就是这群人,我们需要更多专注在一口井里的人,这样才不会集体口渴。



成为什么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生存环境


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领域有很多设计大师,互联网领域为什么就没有设计大师呢?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领域发展时间短,也并不是因为互联网需要的设计在学科层面相比上述学科浅显,而是因为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大大缩减了我们投入在单个设计项目上的时间。


雇主等不起。就像平面设计为例,历史悠久的很,但时至今日,国内的设计环境以及广告业的情况,我不觉得会有可能像日本一样会出现那么多平面设计大师。


在互联网领域曾经有一个我颇为崇拜的设计师,24岁的时候就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创造了流畅且充满惊喜的界面使用体验。但这个一流的设计在两年后就被关闭下线了。对,我指的是Mike Matas和他的Facebook Paper.  牛逼爆了的温控器Nest他也参与过设计。


Mike Matas,帅气又有才,还娶了个中国媳妇儿


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工作在“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往往是高频的、重复的、反复的。并且因为工程上的一些原因,花在切图、校验以及扯皮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从而真正投入在“设计过程”本身上的时间就变得更少了。所以,互联网行业没有设计大师,以后也不会出现设计大师,目前在这个领域获得成功的人,仅仅都是用设计手段更好的帮助公司完成了业务目标而已。


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设计价值被数据验证裹挟,大家变得更关注短期目标,再加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互联网设计专业在近几年发展迟缓。


所以总的来说,当下的设计环境没有孕育高级设计专家的可能,大多数设计师首先成为的是设计经理。


3

设计工作依赖

信息整合


美术是基础学科,设计是综合学科。所以好的设计师都是善于不断获取各类信息与知识的,好的设计也是建立在对相关信息的充分整合上的。


同时,设计工作是归根结底一个横向的工作。要想影响产品设计的关键结果,创造无与伦比的使用体验、恰如其分的视觉效果,依靠的不是从dribbble上获得的灵感,依靠的是持续深入的用户洞察和需要不断提升的业务思维。


设计师个人综合工作能力的提升,也需要足够多的信息输入。无法获知更多信息,可能就已经失去了设计洞察的前提条件。没有好的设计洞察,设计师的提升最多只能呈现在设计理论层面,呈现在不能落地的飞机稿里,呈现在站酷的概念设计作品栏里。


新的不同的信息的反复刺激,促成了婴儿大脑的发育;设计师的大脑想要进化发展,也必然离不开更多元的信息刺激。开始带团队独立负责一块业务的设计工作,对个人发展来讲最大的收益不是职称的变化、薪资的提升,而是更多元信息的输入,是有机会站在信息流通的关键节点上。


人是寻求地位的猴子,设计师也不例外。初入职场时大家都一样,但五六年之后总会在朋友圈、同学会或者茶余饭后之类的场景产生一种地位比较的心理。虽然这种心理带来的焦虑感和饥饿感因人而异, 但其实道理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所以如果你想做更多的、更大的事情,必然需要处在一个更合适的位置上,一个可以整合资源和信息帮助你完成你想做的事情的角色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柴林的设计笔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